第十四章 恢复唐、宋旧制耳-《乱清》
第(2/3)页
关卓凡见倭仁已有所动,心里暗笑,面儿上,却是神情愈发郑重,微微皱着眉,叹道:“其实。也怪不得这班读书人!从‘县式’到‘殿试’,大小无数考试,都以‘时文’为主,也没有两次正经考‘时务’的!读书人十年寒窗,一切心力,全放在‘时文’上面,‘时务’上面,自然隔膜,荒唐如刘偶斋,也就不稀奇了!”
“时文”,就是八股文;“时务”——倭仁自然而然,想到了三个字:“时务策”。
“时务策”,这是远比“时文”更加古老的一个名词。
唐、宋科举,经义之外,都要考“时务策”,也叫“试策”、“策论”,即要求考生对时政问题,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议论。彼时,经义、时务并重,两者不可偏废。
到了明朝,“时务策”的考试,基本取消,集中考试考生对经义的理解和掌握。
清承明制,虽然还在各级科举考试的一头一尾——“县试”和“殿试”中,留了一点“时务策”的尾巴,但其对考生的逐级进迁,不存在什么实质性的影响。所以,考生的精力,依旧几乎百分百放在了经义上面。经义是用“时文”——八股文来诠释的,因此,考生十载寒窗,绝大部分光阴,都花在了八股文上面。
八股文成于明,年代接近本朝,乃称“时文”。彼时,“时务策”早已从科举考试中黯然退出了。
轩王难道想……恢复“时务策”?
这个疑问,憋不住,终于问了出来:“王爷的意思,是不是要……恢复‘时务策’?”
我说了这么一大篇儿,就是为了你这句话啊!
“正是!艮翁高明!”
真要恢复“时务策”?倭仁一时茫然无语。
还有,什么叫“高明”?是夸赞我猜对了你的意思呢?还是说恢复“时务策”这个主意高明?如是后者,若真的恢复了“时务策”,这……岂非成了我倭艮峰的建言了?
如是,士林何以目我?
哎哟,这可不成啊!
第(2/3)页